浅析高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7

  关于语文学科的定义,在教育界存在很多争议。20世纪50年代人们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90年代开始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那么高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教师又该如何找准二者平衡点?本文就将对此进行论述分析。

  语文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与生活教育密切相关”到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从1912年的“中国文学”到1949年正式定名为的“语文”学科。语文的内涵与定义一直在随时代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有多种解释和说法:有“工具性”“实践性”“综合性”以及“人文性”的多种观点。但表现最为突出的还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下面就将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过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偏颇、“工具”与“人文”同行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过度

  什么是语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口头说的是语,书面写下来的是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者联系在一起就是语言”。他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们思考的工具、说话的工具、表达思想、进行人际交往的一种谋生工具”。就当时盛行的国文教学来讲,陶行知鲜明地指出语文就是人们用来学习国文的“工具”。后来我国的张志公也继承了陶行知的“工具论”。他认为语文就是人们用来学会字词、充当话语的生活工具。“工具论”从一开始提出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它的存在是有很大的科学依据与语文理论的。诚然,无论是古代的“言文”、“古文”教学,还是今天的“白话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都从一定程度教会了学生认识语文中的“字词句篇”、“文义情感”,语文确实在实践中被当作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与语文的不断革新,有些人对“工具性”提出了过度的引申、或是将语文学科局限于“工具”二字的“城墙”内。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具体的表现有:一些语文教师以高中课程学习时间紧张为借口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孩子们“刻板”的去学习语文学科。我们肯定语文的“工具性”,但不代表语文的学习只能是“工具性”的。特别是高中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比较深奥、理解性较强,课本大都要求学生对写作背景、时代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能细致深入的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这些客观明确的要求都决定了高中语文的学习要将“工具性”融于其中(因为我们需要理解课本的基本知识:比如字词、注释、言文翻译等),但绝不能将“工具性”奉为信条。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偏颇

  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从提出到现在,从理论到实践一直都有两种对立面存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20世纪90年代人们针对过度重视工具性而导致的“刻板教学”而提出的。它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另一个基本属性:语文是一门注重情感教育、启发人心灵、陶冶人性情、提升人品格与审美意识的人文性学科,这在语文的发展史上是有很大的进步的。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不光要用“工具”让学生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还要让学生明白先写“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再写“应该怎么做”,做后才解锁“梦想是什么”的倒装顺序是为了激发鼓励全世界的黑人同胞们明白自己的处境、用情理并进动员他们起来争取“民主与自由”“公平与法治”。再用美国《独立宣言》中关于人权的话语来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与严峻形势,并感同身受的融入情感去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到底意味着什么。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现在实际与身边社会问题表现,谈一谈“最想改变什么的困境,关于这些现象学生的梦想是什么”。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懂得了民主、自由、平等、和平的精神内涵,也让学生关心身边大事、将语文所学用于实际并加强了学生与世界的融合程度,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所必须“人性”光环与“人文”素养。这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有一部分教师误读了“人文”一词。特别是在当今素质教育不断推行和创新教育大力号召的情况下,有些高中语文教师误读了“新课标”,走进了狭隘的“人文”胡同里。有一则这样的案例:某教授在讲授高中语文的《祝福》一课时,教授先让学生回答:“祥林嫂的死是谁造成的?”有学生说是“鲁四老爷”,有学生说是“祥林嫂自己”,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便认为自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但实际上教师偏见的认为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让“学生自主言论”。这显然是错误的,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得出正确的见解:杀死祥林嫂真正的凶手其实是“封建礼教”的残忍迫害。而且教师在学生一开始没有对课本进行基础的“工具性”学习,就让其思考祥林嫂的死因是不合符教学逻辑与规律的。

  三、“工具”与“人文”同行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分离的情况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无论是过度引用“工具性”的呆板学习与练习式学习,还是过于偏颇的理解“人文性”的教学、甚至把语文课上成变异了的政治课、历史课等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都是不利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秉持“学习的信念”,不断向前迈进跟上高中语文改革与新目标的进程。我们不仅要有结合学生主体发挥传统的“工具性”观点的扎实语文学科基础的作用,还要同现代开放、多元的教学理念与评价方法来全方位展示语文教育的“人文”热点,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人文”浇灌在学生的每一块心田,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这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还需要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以及“工具”和“人文”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整理归纳。“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高中语文对学生的移情、审美、人格完善、融入世界有着潜在和后发的影响趋势,只有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摸索方能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做到真正的“人文同行”。

  四、结束语

  教育是一条充满乐趣与困难、宽广与荆棘并存的漫漫长路。行走在语文教育的路上,高中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把握平衡的“工具观”与“人文观”,以“工具”教人知识,以“人文”启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