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教育,给孩子一段珍贵的精神之旅

发布时间:2017-09-12

  仪式教育已然成为涵养学生文明素养、助力学生德性成长的关键教育活动。以一个适切的文化意象为依托挖掘资源,以一组新颖的仪式活动为载体浸润文化,以一场真实的情感互动为主体体验真情,以一次未来的生活展望为延伸生长德性,可以让仪式教育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烙下深深的印迹。

  江苏省颁布的《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中,明确提出了在学生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以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仪式教育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即7岁的入学仪式、10岁的成长仪式、14岁的青春仪式和18岁的成人仪式。仪式教育已然成为涵养学生文明素养、助力学生德性成长的关键教育活动。怎样给学生触动心灵的仪式教育,让仪式教育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烙下深深的印迹?我们一直在不断摸索、潜心研究。

  一、挖掘资源,以一个适切的文化意象为依托

  我们要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贯穿适切的文化意象,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道德教育、价值引领熨帖儿童的心灵。

  成长礼,我们以“水”为文化意象,这一意象的选取源自我校的独特资源。如师附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文庙(又称孔庙)原址,其中的大成殿是纪念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庙学宫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泮池,三面环水,为古代官学标志,意寓“学海无涯”。《诗经》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意指古时士子若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可在泮池中摘采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对于水,《孔子游春》这篇文章中有一论水的精彩语段。所以,成长礼上,我们以“水”为核心,让学生了解水文化,吟诵与水有关的名句,学习“滴水穿石、持之以恒”“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致敬父母、教师和同学。

  毕业礼,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参加的最后一个仪式,其纪念意义不言而喻。我们以“家书”为文化意象进行设计。“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蕴含着浓浓的人间真情。“家书”总写在临别之际,倾吐的是真情,寄托的是希冀。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家人”除了父母,还有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师长、同学以及给予过自己帮助的门卫叔叔、食堂师傅、保洁阿姨等。围绕“家书”展开毕业礼,应景、适情。在毕业礼上,学生向师长和学校工作人员献上自己手写的学子“家书”,和父母交换亲子“家书”,用心阅读教师发来的情深意长的大成“家书”……“家书”使整场毕业礼充满着文化气息和温馨氛围。

  适切的文化意象使仪式教育具有更强的仪式感,也让整场仪式以一个小切口层层深入,渐次展开,富有情感张力,具有深远立意,学生自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浸润文化,以一组新颖的仪式活动为载体

  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愿景,都需要在具体活动中实现其育人作用。我们的仪式活动除了让学生以常见的歌舞、朗诵等形式展示自我,更力求以新颖、富有创意的形式带给学生感官和心灵的震撼。

  成长礼,怎样使“水”这个主题巧妙、自然地出现呢?我们采用“超越时空的对话”形式,让学生代表与孔子进行“对话”。当孔子告诉学生“夫水也,君子比德焉”,不少学生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水文化的渗透,我们采用主题整合微课堂的形式。校长用手制大书带着学生了解“水”字的演变、水具有的精神品质、与水相关的故事,让学生接受水文化的洗礼。学生到泮池汲水,是极富仪式感和文化色彩的环节。由学生代表组成仪仗队,仪仗队由旌旗队、取水队、八礼四仪队三部分组成。仪仗队成员身着统一服装,手捧透明小水缸,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校门前的泮池边,由学校领导、家长代表为他们汲水。当精神抖擞的仪仗队取水归来,师长把富有象征意义的泮水轻轻洒向学生时,近千人的仪式现场变得十分安静,所有人都沉浸在隆重的仪式之中。

  毕业礼,校长为学生带来了生动的《大成家书》主题整合课,让学生亲近家书文化,了解家书中的“家庭”“家园”“家国”,学生的家园之爱、家国情怀在这样别开生面的课堂中悄然而生。与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告别,这该是怎样的分别?学弟学妹们头戴杨柳环,演奏着《送别》,为学长学姐们送上最美的祝福。折柳相送,情真意切,毕业班的学生带着这样的真情开启新的航程,内心一定充满了力量。

  文化浸润与新颖的活动形式相得益彰,这些活动活泼之中不失厚重,因而能直抵学生心底,拨动他们的心弦。

  三、体验真情,以一场真实的情感互动为主体

  如果说仪式感是从外部给学生带来冲击以达到触动心灵的目的,那么情感的交流、互动则是从内部唤醒学生的经历与体验,这是达成仪式教育目标的情感基础。

  成长礼,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感恩陪伴自己成长的父母之恩、师长之爱、同学之谊。活动之前,我们组织家长和教师收集、整理记录学生成长瞬间的照片或微视频。孩童时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走路、第一天上学;在学校的第一次学写字、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第一次站上领奖台;与伙伴的第一次聚会、第一次成功的合作、第一次互相帮助……当这些温馨瞬间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每一位静静观看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在默默欣赏着时间赠予他们的美好礼物。我们还邀请家长、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组成3个讲述小组,现场讲述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伙伴之间的真情故事。真实的故事、真诚地讲述、真挚的情感,唤起所有人的记忆,触动着所有人的内心。10岁生日怎能少得了礼物?我们不仅请家长事先准备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还让学生在学校精心准备了“感恩卡”作为礼物回赠给家长。活动现场,家长阅读着自己的孩子朴实、感恩的话语,学生收到了家长精心准备的礼物,感动的泪水沾湿了他们的衣襟。

  毕业礼,我们在活动之前分别请学生给学校的门卫叔叔、食堂师傅、保洁阿姨书写了学子“家书”,父母给孩子书写了亲子“家书”,教师给学生书写了大成“家书”。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向学校工作人员献上自己设计、绘制的美丽信笺;家长代表与孩子共同朗读亲子“家书”,全体家长和学生交换、阅读亲子家书;教师群体用朗诵的形式给学生送上大成“家书”。打开“家书”,用心品味,学生感受到的是来自所有人的关爱,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感恩之情。

  我们让学生与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互相倾吐真实情感,形成一个情感的磁场。这个磁场是具有现场感的、是生成性的,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道德认知能力。

  四、生长德性,以一次未来的生活展望为延伸

  仪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生长学生的德性,让他们以美好的品质和积极的姿态迎接未来的生活。我们的仪式教育最终都指向学生的行为和生活层面,做到落地生根。

  成长礼,我们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在“梦想卡”上,贴上“梦想墙”。小小的梦想卡、多彩的梦想墙,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仍流连忘返。他们郑重地播种下自己的梦想,欢欣地了解着伙伴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鼓舞着童心。有学生在日记中说:“参加成长礼,让我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觉得梦想似乎离自己很近,我有信心能够成为最棒的自己!”

  毕业礼,我们组织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下“家书”,展示在“家书”长廊上。一封封寄往未来的信笺中,学生规划未来,放飞梦想,激扬青春。一位学生在信中说:“待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天,我会再回母校,回到这个让我梦想启航的地方,重温难忘的六年成长时光。”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家长在活动现场即兴生成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电子“家书”,电子大屏上不断滚动展示着这些“家书”:“孩子,学校给了你知识,你要给学校荣光。将来,无论你成为挺拔的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都要以生命的翠绿向母校致敬!”“附小,是你给孩子们的漫长人生涂上了一抹永恒的亮色,也让每个家庭定格了孩子成长和家庭历程的重要时刻。”……

  学生树立志向、拥有梦想,其实是他们对当下和未来生活的一种观照,是德性生长的重要体现。我们的仪式活动激发起了学生甚至他们的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实现了德育的应有要义。

  仪式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生命体验,它常常标志着一段新的生命历程的开始。我们在实施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立意高、活动巧,让学生享受一种文化的滋养,享有一段珍贵的精神之旅,从而收获真切的体验和真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