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对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时效性和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从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归属感三个重要维度探索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困境,分析其产生职业认同困境的内因与外因,并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地方教育部门及高校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日益壮大。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辅导员正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战线的主力军。青年辅导员富有青春活力,给思政工作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同时,他们离开“学校”又进入“学校”,由受教者、被管理者变为施教者、管理者,工作经验为零,易陷入职业认同困境。

  一、职业认同困境表现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辅导员角色的过程。职业认同主要包括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归属感三方面 [1]。

  (一)角色价值观

  角色价值观指个体对“辅导员”角色重要程度上的积极认识和评价,表现为个体以“辅导员”自居并用“辅导员”角色回答“我是谁”的意愿 [2]。

  从1953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政治辅导员至今,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有60多年的历史。辅导员经历了由“单纯政工干部”到“教师”再到“双重身份”的变化。“双重身份”指“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 [3]。

  有研究表明,仅有过半的青年辅导员明确自己的“双重身份”,大多数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价值模糊 [4]。青年辅导员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生活环境与成长背景相似,还未完全从学生过渡至教师身份,与其说是教师,不如说是高年级学生更为恰当,他们难以教师身份自居,处理工作时易产生困惑。

  (二)职业行为倾向

  职业行为倾向指辅导员表现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业责任必需的行为,或自觉去做职业责任明确规定外有益于提高职业工作效能的行为的倾向 [2]。

  有研究发现,80%以上的青年辅导员出于热爱,怀揣情怀与梦想来到工作岗位,渴望做出一番成绩 [4]。要想做好大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者,辅导员在思想素质与行为方式上要与学生有明显层次差别。然而,处于角色转变时期的他们,对工作职责认知有错位,在工作时更易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虽然这有助于贴近学生,但同时又难站在教师高度考虑处理问题,运用教师权威能力欠缺 [5]。

  (三)职业归属感

  职业归属感指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辅导员群体中的一员,经常有与辅导员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 [2]。

  青年辅导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被赋予全新的角色,拥有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同时,一切又是那么陌生,他们渴望寻求一种归属感。学校各部门似乎都与辅导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又缺少针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对口部门。从全国高校普遍情况来看,高等教育仍偏重教学,领导层对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学生工作处于从属地位。辅导员普遍感觉地位不高,难以形成职业归属感,青年辅导员更是在寻求职业归属感道路上陷入困惑,认为自己从事着“教辅、行政”工作。

  二、职业认同困境原因

  (一)内因

  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完成受自身因素影响。一方面,辅导员招聘政策变革,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行政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而以上专业仅占3%左右[4]。由此可见,其他专业背景的青年辅导员需要在工作岗位上重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并在实践中探索,需要一定适应期。即便“科班出身”的青年辅导员,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另一方面,青年辅导员选择该职业目的呈现多元化,部分青年辅导员动机不纯,仅视其为个人职业规划的跳板,在工作中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职业认同。

  (二)外因

  1.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公众对高校教师群体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如工作压力小、人际关系简单、薪资高待遇好、寒暑假时间长,总结为“三高”,即“高地位、高稳定、高收入” [6]。实际上,辅导员又异于一般教师岗位,青年辅导员与社会接触少,生活经历简单且思想单纯,更面临收入低、经济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问题。参加工作以后,他们迅速面临在工作地定居,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生活压力大。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更容易让他们陷入职业认同困境,对职业选择打了一个大问号,产生挫败感和职业倦怠。

  2.发展体制机制

  高校大学生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等特点,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对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能力、教学科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发展体制及机制很不健全。青年辅导员经过短暂岗前培训后随即上岗,除大学学生干部经验外,工作经验几乎为零。此外,辅导员与授课教师在职称评审、晋升渠道、科研经费、职业培训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一些青年辅导员陷入职业认同困境 [5]。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晰,他们只好离开原有工作岗位,也造成了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反过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提升与发展。

  3.政策落实与学校管理

  虽然教育部相关规定明确了辅导员“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并赋予其基础性权威,但执行中存在障碍 [5]。一方面,相关政策在现实中并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地方教育主管机构以及高校相关部门并未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原本看似利于青年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前景与现实差距甚远,给青年辅导员带来困惑。另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不够合理,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各部门都在给辅导员指派任务,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也不尽相同[7]。凡涉及学生事务,无论大小,最终都落在辅导员身上,使他们常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

  三、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职业认同,加快角色转变

  加强职业认同,加快完成受教育受管理者向教育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一方面,青年辅导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价值,意识到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积极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形象,立德树人。另一方面,青年辅导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业务能力,善于思考与总结。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培训,多向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虚心求教。

  (二)落实文件政策,制定实施细则

  近年来,尽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落实国家政策上作了很多有益尝试与努力,但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下政策落实度还有待提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仔细深入学习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当地教育发展水平与高校发展现状,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细则。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注重上级机关文件内容的传达,更要切实监督细则的落实情况,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三)优化工作环境,完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作为青年辅导员成长的基地,应该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明确“双重身份”,明确辅导员责任,使之明晰化,明确岗位职责,划定工作范围,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不安排辅导员职责以外的任务。帮助辅导员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规范职业发展路径。地方高校应设立专门辅导员发展研究部门,在辅导员职称评审与职务晋升上有独立的体系。针对每一个辅导员量身定做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学校各部门要体现人文关怀,完善奖励、激励机制,促使青年辅导员敬业、乐业,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引路者、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