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网络心理学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社会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重要任务, 当前学术界分别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角度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探索,文章从网络心理学角度,研究新常态下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心理特征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现的路径选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大学阶段是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处于一种过渡的边缘时期,新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成长环境网络化等新形势下,都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念造成重大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权威和影响力在下降,而微博、QQ、微信等新媒介发展迅速,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个性化的优势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形成了价值观念的多级发展,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化、便捷化、扁平化,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易于接受。但是由于新媒体中正能量信息的缺乏、信息传播的难以管控和信息的真伪难辨,一些突发事件,给高职培训学校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冲击着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政治、道德、人生、职业和婚恋价值观等。

  因此,结合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特点,研究新常态下网络心理学视域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探索研究传媒环境下利用网络心理学加强当代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1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现状

  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培养工作中,往往教育学生如何爱党爱国爱人民等作为抓手,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方式,导致出现集体“失语”和功能“障碍”的窘境,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管理中,往往重管理轻教育,或习惯以管理代替教育指导,在教育环节中强制性环节较多,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参加教育活动中产生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不明显。

  2影响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的网络心理学分析

  网络心理学指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自组织性、非线性的观点对于心理学的深刻影响,其中互联网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改变和重建影响的研究,是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题材。从网络心理学视域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改变和重建进行分析,才能为传媒环境下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路径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2.1网络心理学中的价值观现象

  价值观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正好处于20岁左右,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和抉择;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感受到诸多不确定、矛盾、困惑和心理冲突,当他们就某一客观事件或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表现一定的理性,也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在客观上又对事物认识不够全面。因此,高职培训学校学生在面对网络时,心理上尚未成熟,其核心价值观呈现出矛盾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2.2影响价值观的网络心理学因素

  网络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媒介,网络心理学影响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环境开放性是高职培训学校学生心理特征是价值观形成基础。学生个体的气质、能力和性格构成了学生个体心理的独特性,使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个体随时随地与其发生接触并相互作用,他们习惯根据自身心理特征和偏好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并塑造着自己的性格、发展个体能力,形成着自己的价值观。第二,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样性满足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需要,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由于网络的 “双刃剑”,满足需求是正面积极的,能促进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反之亦然。第三,网络多元化影响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认知心理,不断促使价值观发展变化。学生从网络中感知、接触并通过其认知心理的综合作用来选择、剔除和内化,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他们本身价值观。

  3网络心理学视域下价值观构建路径

  基于当前高校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构建与培养的现状及不足,网络环境影响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网络心理学因素,要充分把握学生个体心理特征、需要、认知心理和情感体验,发挥新传媒优势,有针对性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3.1整合新型媒体网络资源

  新常态下微博、QQ、“飞信”、“微信”等新媒体伴随着当代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信息交流。在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根据现代传媒的特点发挥扬长避短,与时创新,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尝试对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教育重点、教育机制和传播方式等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形成专题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校园网络资源 ,积极设计 研发网络APP和4G手机掌上平台,形成融学习、交流、娱乐和便民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家园”,将核心价值观通过传统教育与新传媒两条传播通道传达给学生群体。

  3.2加强辅班网络队伍建设

  在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中主动融入和占据新媒体阵地,高职培训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建立专门队伍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培养。

  首先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技术、新媒体传播、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和设计、载体搭建和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有较强的协调统筹能力,从而保证思政教育线下、线上平台有效运行。其次,鼓励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利用新媒体开通微博、微信等公共账号,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时地发表正能量文章,达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紧密关注和把握高职培训学校学生的思想动态。

  3.3结合典型扩大价值观引领

  借助传播媒介进行典型宣传,具有强大的引导、鼓舞和示范作用,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代性。当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博取受众眼球,占有第一时间节点,传播典型正面案例和时事热点,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引领至关重要。在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培养工作中,在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日常爱国、感恩、诚信、励志、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中抓住典型案例和引领示范,在教育内容中融入核心价值观进行整合,及时采取面谈、座谈以及微博、微信、QQ群、APP使用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将教育内容及时、广泛地传播,确保时效性和示范性。

  3.4畅通固化价值观评估平台

  在新传媒环境下,运用网络心理学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有效评估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建立教育评估机制,要利用网络互动性强、方便快捷的特点,采取调查问卷、访谈、大数据等方式汇集学生的评价和心理感受,梳理学生的评价和感受,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将处理的结果适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关注的主要热点问题评估。建立教育回环的工作机制,让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在反复传播的过程中对有不同观念的学生深度感化,从而深层固化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

  新常态下基于传媒环境,利用网络心理学对高职培训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引导高职培训学校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当代高职培训学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

  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