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问题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现状存在以下问题: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虽各有侧重,但重复设置比例较大;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数目过多,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吻合;工业类别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严重滞后于产业规模;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前瞻性专业缺乏。对此,应降低专业设置重复度,提高专业设置聚集度;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加强工业类别相关专业设置;建立扶持机制,设置前瞻性专业。

  关键词: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9-0021-05

  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否与区域经济相匹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目前,对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研究较多,这些文献主要关注了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建立[2]、专业设置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3]、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4]、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的策略[5]、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6],以及高职培训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研究[7]。国外方面,美国、日本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在专业设置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如根据学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是留在当地、专业设置采用宽窄并存的原则等[8]。这些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上述文献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为主;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关于专业设置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全面。

  目前,昆山市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0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服务业增加值1 284.5亿元,增长11.8%;工业总产值8 708.5亿元,下降1.8%。昆山区域经济发展快速,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基于以上思考,开展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研究,旨在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决策服务。

  一、调查对象

  昆山市现有6所高职培训学校(含办班点)。其中,公办高职培训学校(含办班点)3所:昆山开放大学、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办班点(以下简称商务城中专办班点)、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办班点(以下简称一中专办班点);民办高职培训学校3所: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登云职业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托普职业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硅湖职业学院)。通过对6所高职培训学校和昆山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实地调研,获取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与招生数据,以及昆山市经济发展资料。

  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及经济发展情况表明,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3年期间累计招生19 076人。(见表1)
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及经济发展情况表明

  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表明,2012年共设置31个专业,2013年共设置33个专业,2014年共设置35个专业。其中,2012—2014年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维持不变,只有2个。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维持不变,共计9个。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则逐年增加,由2012年20个发展到2014年24个。(见表2)
2012—2014年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表明

  二、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总体比较

  从下页表3可以看出,昆山开放大学2012—2014年均没有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012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18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4个,招生168人;2013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2个,招生75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5个,招生225人;2014年开设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5个,招生308人,没有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一中专办班点2012—2014年均没有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012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47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40人;2013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61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56人;2014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65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12人。商务城中专办班点2012—2014年均没有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012年没有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开设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3个,招生140人;2013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1个,招生39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2个,招生71人;2014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1个,招生32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个,招生37人。登云职业学院2012—2014年均没有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012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7个,招生1 279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9个,招生1 240人;2013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8个,招生1 302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1个,招生1 152人;2014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8个,招生1 074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1个,招生1 423人。硅湖职业学院2012年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个,招生41人,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8个,招生734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5个,招生665人;2013年,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个,招生75人,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8个,招生851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4个,招生1 019人;2014年,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个,招生16人,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8个,招生802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3个,招生1 474人。托普职业学院2012—2014年均没有开设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2012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6个,招生501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0个,招生616人;2013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7个,招生608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0个,招生633人;2014年开设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7个,招生629人,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10个,招生848人。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总体比较

  通过分析发现,昆山开放大学专业设置正在由第二产业完全转移到第三产业;一中专办班点在第二、第三产业均有专业设置,但第二产业对应的招生数在逐渐增多;商务城中专办班点专业设置正在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登云职业学院、托普职业学院在第二、第三产业均有专业设置;硅湖职业学院在第一、二、第三产业均有专业设置。分析还表明,3所民营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及招生数均高于3所公办高职培训学校。6所高职培训学校总体专业设置情况表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均高于第二产业。在第一产业,仅有硅湖职业学院设置有对应的专业。
 

  (二)工业类别专业设置与招生数

  在下页表4中,昆山开放大学2012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39、41、38人,2013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34、41人。一中专办班点2012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49、81、17人,2013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67、67、27人,2014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59、66、40人。商务城中专办班点2013年应用电子专业招生39人,2014年应用电子专业招生32人。登云职业学院2012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139、430、143、180人,2013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163、347、74、134人,2014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155、295、48、80人。硅湖职业学院2012年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145、22、67、16人,2013年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141、16、60、43人,2014年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171、5、62、62人。托普职业学院2012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38、43、150、120人,2013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56、35、141、134人,2014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招生数分别为52、56、115、112人。
工业类别专业设置与招生数

  通过分析发现,民营高职培训学校工业类别的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均高于公办高职培训学校。2012—2014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累计招生数分别为851、1 825、595、989、487、40人,机电一体化专业招生数最多。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1.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虽各有侧重,但重复设置比例仍较大

  3所公办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正在进行调整,实行错位发展。3所民营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面相对仍较广泛,雷同现象严重。但在第一产业,仅有硅湖职业学院设置有对应的专业。

  2.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数目过多,与区域经济结构不吻合

  民营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及招生数均高于公办高职培训学校,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均高于第二产业。

  3.工业类别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严重滞后于产业规模

  民营高职培训学校工业类别的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均高于公办高职培训学校。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招生数最多。昆山市目前4大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光电产业、汽车装备零部件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其中前3个都属于工业类别。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工业类专业设置及招生数还是非常滞后。

  4.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前瞻性专业缺乏

  目前,公办高职培训学校和民营高职培训学校均没有设立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具有前瞻性的专业。

  (二)对策建议

  1.降低专业设置重复度,提高专业设置聚集度

  专业聚集度低会造成学校内共性专业偏少,专业之间联系薄弱,实习实训基地增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专业群建设可以提高实训设施利用率,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师、实训基地、设备等资源的共享,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所以,高职培训学校应该确定自己的优势专业,发展专业集群,对接行业的产业链,实现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的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登云职业学院围绕机电工程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3个专业,围绕汽车工程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装配3个专业,围绕建筑艺术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造价4个专业,形成了3大专业集群。这样,学校生源有保证,就业市场也更稳定。

  2.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优势设置专业

  高职培训学校不能盲目追求设置第三产业中的热门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针对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及本地区同类院校专业布局,结合自身办学定位、自身优势、办学条件等,科学设置专业,形成差异化发展、有所侧重、优势互补的专业设置局面。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学校之间错位发展,依托各自优势,树立各校品牌专业。这样,既能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能缓解招生与就业的矛盾。目前,一中专办班点第二产业对应的招生数在逐渐增多;商务城中专办班点专业设置也正向第二产业转移。

  3.加强工业类别相关专业设置

  支柱产业具有规模效应和总量效应,是昆山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基础。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开发能力和优势,是属于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前沿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要根据昆山市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紧紧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展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光电产业、汽车装备零部件产业等工业类别专业设置。保持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五类传统工业类别的专业设置。

  4.建立扶持机制,设置前瞻性专业

  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既要满足当前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满足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带来的人才需求。高职培训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根据人才需求新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昆山正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昆山市高职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要紧跟发展步伐。政府对于这些事关本地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专业,尤其是需要大量前期资金投入、依靠高职培训学校自身难以有效运行的专业,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