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析现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和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问题,并基于因材而宜和因人而宜原则,从科学合理运用教材、构建正确的教学观和全新的教师观三方面详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伴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界持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怎样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理念下,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有效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点目标与任务。“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即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必须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较短的教学时间、较少的教学投入,就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成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出教育的价值。
一、现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怎样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在当前开展新课改教学时,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难以彰显出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形式化主要体现在:将“师生对话”异变为简要的“师生问答”;在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与生生互动交流,但是在教学活动当中缺乏真实的体验;虽然有合作的形式存在,但是难以体现出合作的实质等问题。而未能正确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也会形成教学行为的形式化。如《生活与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一框中讲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没有讲到其方法论要求,而是中间讲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后才讲到其方法论要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虽然看似非常热闹,但是却会降低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内在教学功能,难以较好地彰显出教学的价值,却体现了学生在教学当中不真实的主体性,弱化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智力等职责,这同时也是形成低效思想政治课堂的主要因素。因此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解决现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怎样确实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理念
确实转变教学行为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师想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从开始执教到长期执教的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定势思维,想要真正改变这样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困难的。如《生活与哲学》中所讲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中,教材对这一方法论要求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就可以从认识我们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等内容的拓展中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规避地会产生教学的失误,这是在教学改革当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教师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教学的失误。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具备新课标理念,科学合理地运用新教材
在当前的新课标理念下衍生出了新教材,在教学实践当中,会有一些教师因为不能灵活运用教材,因此导致出现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存在故步自封的现象,比如不少教师不注重认真理解教材,而理解教材是有效地“善用教材”的关键所在。通常而言,在新课标教材中,既较好地继承了原有课程当中的不少精华的内容,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新的知识内容,这些新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债券和商业保险”一课时,笔者作了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模拟存款储蓄和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等行为,并让他们分析所作投资选择的理由。倘若教师不能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来理解与掌握教材,就不能有效地教授给学生。理解教材并非仅仅是指对某一单元或者是某一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而应从整体上来理解整个知识体系,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的内在关联性,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新课改的目标可划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倘若较为注重新课标,就会形成较为单一化的教学,难以彰显新课标所体现出的整体性的知识体系,会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背离的。案例将课标与教材进行紧密联系,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运用新课标理念,构建正确的教学观
首先,应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重点来开展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都应与时俱进转变理念,必须有效地构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如“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地沟油事件”等,要求学生用所学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知识进行点评。其次,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媒介,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教材内容,不仅会导致课时不够使用的情况的出现,还会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再者,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依据完全一致的课程内容来开展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会在课前设定所有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完全按部就班地配合教师来进行学习,而这样的“高度配合”,却是以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代价换取的,长期如此,只能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基于以上,当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经过深入的教育反思,认为必须放弃以往传统的“教学大纲”,而代之以“课程标准”,让教师确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发展教育与教学。笔者在近年来的新课标教学实践中,持续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往较为注重的是“教师怎样教授知识”,而在当前则较为注重“学生怎样来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彰显出当前并非是传统的从教师的视角来认识新课标,而是从学生的视角来认识新课标。
(三)应构建全新的教师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进行教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不能表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仅仅是由教师“一言堂”。《经济生活》这一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现象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或模拟体验等方式进行感受,把看似深奥的经济原理具体化生活化,使得学生更易吸收和消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只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而在开展新课标教学之后,课堂教学开始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教师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注重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彰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当然,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受教学的条件、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课堂学习的无序化、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不活泼”等一些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在教学的每一个流程中,都要依据教学计划来有序地推进教学,较好地体现出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寻找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趋势下,新课程改革既要注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