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31

  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广西非常重视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笔者通过对这些政策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发现广西虽初步建立起从培养、补充、培训到管理的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但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输出”。2012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广西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2012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的通知》(桂政发〔2012〕9号),要求“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14 年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桂政发〔2014〕10号)提出实施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培养培训、资格认证、聘任管理新机制,实施职业培训学校“双师型”教师资助计划,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 5 年一周期不少于 360 学时的全员培训;同年,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以上文件中,都提到教师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见,“双师型”教师是当下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大方向,如何打造一批数量足、素质高、下得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政策制定的着力点。为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政策的要求,广西在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培养、补充、培训和管理上,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多方式拓宽县级教师队伍补充渠道。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队伍面临专业课教师短缺、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县级职业培训学校,问题更加突出。为加强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解决中等职业培训学校专业课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广西积极探索多种渠道补充中职教师队伍,从2011 年开始,广西实施中职免费师范生项目,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联合培养中职“双师型”教师。2011—2016 年已招收培养中职免费师范生 250名(2017 年计划数为 50 名),截止 2017 年 7 月初,已经有 130 名左右的毕业生补充到中职教师队伍中。但是每年 50 名的培养数量,还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对教师的需求量。201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和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县级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桂教师范〔2014〕2号),要求依托广西区内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实施县级中职免费师范生项目,即从高职高专毕业班中招录一批优秀学生,按照 2 年制本科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向培养一批县级中等职业培训学校专业课教师。2014—2016 年已经从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中招录 461 名优秀学生。此外,广西在借鉴教育部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广西自身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中职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于 2014 年印发了《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桂教师范〔2014〕17号),计划从 2014 年到 2017 年公开招聘2000名左右的教师补充到县级中职教师队伍中,聘期3年。截止到 2016 年 10 月份,已经为县级中等职业培训学校补充了 245 名特岗教师。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发挥名师名校长引领示范作用。职后培训是教师能力成长和职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中职学校教师主要来自师范院校和本科院校。毕业于本科院校的教师,缺乏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而毕业于师范院校的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专业实践能力。因此,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成为职后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广西在完成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即“国培计划”)的基础上,针对自身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丰富的区级培训项目。

  1.实施中职名师培养工程。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桂教师范〔2010〕27号),实行中职名师培养工程。通过集中学习、企业跟岗实践、课题研究、名校考察交流、示范教学展示、主题研讨论坛、网络自主研修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平台,项目培养周期为 3年。在实施过程中,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专家联合组成导师组全程跟进指导,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课题研究领域。目前已经培养中职名师 100 名。

  2.实施中职名校长领航工程。为了加强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队伍治学办校能力,提升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201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校长领航工程——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名校长培养计划”的通知》(桂教师范〔2014〕14号),启动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名校长培训计划——校长领航工程。该项目通过理论研修、实践浸润、思想凝练、成果展示、示范辐射等方式,开展理论与实践、区内与区外、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系统且全面的研修培训,培养打造一批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会经营的中职骨干校长、名校长,培训周期为2 年。目前共培养领航校长 100 名。

  3.建立中职名师工作坊。为扩大名师的辐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研究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专业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2016 年广西在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坊项目。名师工作坊以中等职业培训学校特级教师和中职名师培养工程学员为核心,吸引其他教师加入而组成的高端教师继续教育新型学习组织,主要承担教师培训、教改研究、课程建设、教学示范、技术传承、工艺创新、帮扶辐射等职责。项目建设周期为 3 年,目前共建成 20 个工作坊。为规范工作坊的管理工作,2016 年 10 月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名师工作坊项目管理办法》。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桂教师范〔2015〕9号),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开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证项目、中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双师型”教师聘任资助计划,力争实现到 2020 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 70% 以上的目标。

  1.“双师型”教师认证项目。为拓展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途径,形成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能满足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5 年广西开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证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院校多方参与、行业企业积极配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已研究制定了《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认定实行初、中、高三级认证。目前已经完成在柳州市和南宁市的试点工作。

  2.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该项目在国家“十二五”期间的“职业院校素质提升计划”中已经列入国家级培训项目,但是考虑到广西自身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不足的特点,国家级培训项目名额有限,为了保证更多的教师能够进行企业实践,在广西省级培训项目中,依然列出了该培训项目。项目培训周期为不少于 3 个月,采取跟岗学习的方式,目的是使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熟悉生产业务,积累实践经验。

  3.“双师型”教师聘任资助计划。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专业课教师的重要补充部分,能够弥补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企业实践经验少的缺陷。2012 年以来,在国家不再设立特聘专业紧缺兼职教师支持计划的情况下,广西结合自身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每年安排 100 万元专项资金资助中职学校从企业、行业特聘高级技能人才到校任教,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截止 2016 年累计投入 800 万元。另外,在 2009 年出台的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中,设立了非实名制编制,每名非实名制编制按 3 万元的标准划拨资金支持学校聘请紧缺专业教师,中职专业课教师紧缺的状况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为了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优化培训效果,切实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广西颁布实施了《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新任教师培训暂行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关于组织实施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名师工作坊建设管理办法》等一整套教师培养培训管理文件,建立起从学分管理、学分认定、考核与晋升的培训体系,对教师培训的学分做出了硬性要求,要求每位教师在 5 年为一周期的培训中,培训学时要满 360 学时,对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实践等模块提出学分要求。并且把培训学分与职称评定、评优挂钩,把岗前培训合格作为教师职务评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提出“继续教育不合格者,不能续聘,不能申报高一级职称,不能评先评优”的规定,培训学分还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二、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反思与建议

  广西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制定相关的制度文件,已经形成从培养、补充、培训、资格认证到管理的比较完整的中职教师建设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职教师队伍的质量,但部分地区的中职教师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专业课教师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政策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实施。反思当下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政策的不足,也是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保障制度,优化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未建立教师待遇提升长效机制,培养的教师“下不去”。广西实施中职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和县级中职免费生项目,目的是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中职教师,补充和优化教师队伍。政策设计非常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培养的学生“下不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待遇问题。项目培养的是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较容易找到比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待遇更高的工作。因此部分学生毕业后宁愿违约去待遇高的企业工作,也不愿意到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工作。根据测算,每年毕业的学生数是能够满足中等职业培训学校的教师需求,但是学生下不去,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有编制招不到教师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县级中等职业培训学校。虽然实施中职教师特岗计划,但是每年的计划名额都招不满。有些县级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即使招到特岗教师,但是任教不到一年就离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待遇低,学生生源质量差,教师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没有获得足够的满足感。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教师工资保障机制”,逐步提升教师工资。但是目前广西在教师待遇提升方面还未制定相关的政策或措施。

  (二)教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能力,虽然广西在区级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上做得很好,但是还没有建立起中职教师培训评价制度,缺乏较为权威的中职教师培训标准和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训机构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如何才能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及公正公平?此外,培训质量评价的设计更多的是依据教师对培训内容安排、培训形式等方面的满意度,并没有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角度评价培训的实效性。因此,这样的评价工作最终也只能浮于表面,评价的好坏对于培训机构和教师都没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培训评价体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培训的实效性降低,培训机构为了培训而培训,而不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培训。建议引进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建立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评估体系,以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三)教师企业实践项目难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是为了增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但是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特别是县级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师,既要不耽误工作,又要参与培训,教师不堪重负。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要求培训时间不少于 3 个月,但是中职教师很难抽出完整的 3个月参加培训。此外,该项目补助经费为1 万元/人,平均 3333 元/月左右,补助经费少,企业和教师的积极性不强。导致该项目每年的完成率都不是很理想。为提高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建议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模式,例如把企业引入学校,进行教师企业实践,或者实行间断性、间歇性的项目轮换制的培训,教师不再需要抽出完整的3个月时间,并且项目轮换制也能够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四)未建立中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按规定,机构编制部门依据标准学生数的变化情况,对各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实名编制原则上每 5 年重新核定一次;非实名编制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随实名编制变化情况重新确定。但是自 2009 年以来,广西中等职业培训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再未有新的政策文件,也就再没有核定过编制。随着广西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教师队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编制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政策一直没有更新完善。

  (五)“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非常具有创造性,但是该项目采用资格评审的方式认定是否为“双师型”教师有失妥当。“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既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评判标准滞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工作任务的变化,缺乏对工作过程的考虑,但是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形成又是依赖于工作任务的变化及工作过程。仅仅依据是否具备资格证书,而不是实践考核,是否能说明其已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都是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考试获得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否代表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目前无法得到严格的验证。虽然广西在实施“双师型”教师认证时要求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激励措施,但是很少有职业培训学校在考核、评优和绩效中对“双师型”教师区别对待。目前尚且缺乏对“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鼓励政策,认证的结果仅停留在证书层面,并没有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相关部门以及职业培训学校建立相关制度支持“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双师型”与教师的评优、年终绩效挂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