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培训学校“烧钱式”教育的弊端

发布时间:2017-11-03

  现在培训学校的很多培训,如:英文 1.2 万元,逻辑数学 1.4 万元,舞蹈 7000 元,看图说话 1.1 万元,绘画 6000 元……一年各类补课就要 5 万元。近日,网上晒出的一张补习账单令人咋舌,晒账单的母亲感叹:“养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钞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与家庭,被花费巨大、花样百出的校外培训绑架?“烧钱式”教育对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损害究竟有多大?暑假里,媒体继续关注补习班问题,再次烧起了家长内心的一把火。(7 月 25 日《羊城晚报》)

  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达万亿元的规模。如此巨大的培训市场,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培训市场乱象横生,一些课外辅导机构为了利益,过度夸大培训的价值,无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仍然搞应试教育主导的培训,将孩子的补课异化为“烧钱式”教育。出现这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关,又与当前的评价体系建设、教育资源配置等有莫大关系。

  教育不仅仅包括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而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依靠家庭教育。如果父母过于急躁,将教育异化为比拼金钱,那么一些父母就有可能透支家庭收入来实现补习班的升级,结果就是家长压力过大,最终将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当整个家庭都陷入教育焦虑时,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

  有媒体曾对家长如何看待暑期的各种补课进行调查,51.39% 的受访家长认为“感到无奈,应试教育下的产物”,26.39% 的受访家长认为“很好,有助于孩子生活的充实和成绩的提升”,仅有 19.44% 的受访家长认为“不好,完全是增加孩子负担”。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家长其实也意识到暑期过量补课对孩子不好,但迫于“应试压力”,只好无奈而为之。从这个角度来说,单方面要求家长转变观念、遵循科学教育理念,似乎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

  尽管素质教育、考试改革已经推行许久,但多元的评价体系仍未建立起来,孩子能否读一所好高中、考上一所好大学,最终还是要看分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家长自然会产生焦虑。一位家长以“博弈论”来描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教育部门呼吁减负,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选择有以下三种——所有人都减负(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他人减负你增负(背叛),你将取得相对优势;其他人增负你减负(背叛),你就会处于弱势地位。权衡利弊之后,家长有可能选择合作么?绝无可能,只会互相主动增负。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制定出台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人才选拔方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扭转应试教育的思维和风气。

  同时必须看到,导致家长焦虑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教师良莠不齐。孩子进不了好学校、好班级,家长自然会想尽办法为孩子“挽回局面”,加上课外补习机构的过度宣传,导致许多家长陷入“烧钱式”教育的怪圈。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统筹规划,加大教育投入,扩大并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培训更多优秀教师,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不断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还应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工作,建立家长学校,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引导家长端正育儿心态,遵循科学教育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课外补习市场乱象已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已经对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从严格审查资质、规范宣传广告、合理控制价格等方面对课外补习市场进行治理,在监管层面遏制“烧钱式”教育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