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它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教育的关怀。“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对于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社会各界人士都有各自的看法,但至今还没有得到理论界公认的答案。本文从现行教育没有承载创新入手,为“钱学森之问”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
一、现行教育从技术角度看是继承,没有承载创新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技术有两种,一是“教”,二是“育”。
(一)“教”能承载继承
“教”(jiāo),上所施、下所效也,它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别人。人类的知识分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学生所学只是人类已知知识的一部分,继承是学生承接教师已会而学生自己不会的知识。人非生而知之,学生要把人类的已知转化为自己的已知,没有必要消耗过多的精力以创新的方式完成,向教师学习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时教师的职业手段就是“教”。“教”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已知的必要途径,由于它的存在,学生对知识的继承才得以实现,因此,“教”能承载继承。
(二)“教”不能承载创新
人类的未知要想转化为已知,靠继承是无法实现的,其实现方式只有依靠创新。从“教”的本意可以推出,“教”以教师的会和学生的不会为前提,否则“教”就失去意义,教师如果不会就没办法“教”。而创新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未知,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点,这时教师失去了“先知者”的条件,作为“教”的前提已丧失。对于创新来说,教师除心理的支持外已无直接的帮助,已无能为力,这时教师“教”的作用就会消失。因此,对于创新来说,“教”处于无能为力状态,它不能承载创新。
(三)“育”能承载继承
“育”的含义是“养子使作善”也。知识分两类,一是专业化知识,二是社会化知识,前者是技能的学习,后者则是社会规范的学习。从社会化角度看,使人作善就是遵守社会规范,凡不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就是作恶。从社会化来说, “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社会规范的告知过程,和“教”存在的前提一样,“育”的前提是教师社会规范的“先知”,否则教师就会失去“育”的前提。正是教师社会规范的先知,为教师“育”角度下的继承提供了条件,使“育”承载了继承的职能。
(四)“育”不能承载创新
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来说,创新就是社会规范的创新,在创新前提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未知,和“教”的推理一样,在社会规范的创新内容中,教师失去成为“育”的前提,这使教师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因此,“育”也同样无法承载创新。
二、现行教育从体制角度看是继承,没有承载创新
(一)考试升学制度是教育体制的重要表现
所谓体制,指一定的规则、制度。从教育角度看,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教育体制最通俗的表现就是升学制度,学生以什么方式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为升学制度的根本。古今中外,学生的升学制度都是考试升学,学生要想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考试必不可少,它是学生升学的测试和选拔手段。
(二)现行高考制度的继承本质
在现行升学制度中,高考制度是最重要的代表,它决定着教育的办学方向。
1.现行高考仅是学生继承度测试的手段
前面说过,从技术层面看,教育无法承载创新,因此,未知知识无法传授。现有体制下,学校只向学生传授已知知识,学习过程其实是学生对人类已知的继承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高考仅仅是一种测试手段,它的本质是对学生所学教材的继承度测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继承度越高,在测试中的得分越高,则学生对教材的已知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现行高考仅是学生继承度的测试手段。
2.现有高考的选拔是继承标准
现行高考制度是选人标准,其选拔理由就是学生教材的继承度。判断现行高考是继承标准的理由很简单,高考考核是学生对人类已知的应知、应会,其内容是继承,没有考核对人类未知的创新成份。因此,现有高考体制下的选人标准是继承标准。
(三)现行高考制度没有承载创新
判断现行高考是否承载创新的标准很简单,如果现行高考是学生创新度测试或包含创新度测试的成分,就可断定高考标准承载了创新。所谓创新度测试是指:学生对人类未知的破解能力测试。反观现行高考,它的命题中所有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都是人类的已知,大家都不知答案的未知并不在高考命题之中,现行高考的创新度基本为零,因此,现行高考是典型的继承标准而不是创新标准,现行高考制度没有承载创新。
三、一般人才和杰出人才的不同
(一)一般人才和杰出人才概念的区别
从人类个体更偏向处理人类已知或未知来看,人才分两种类型,偏向掌握已知的称继承性人才,偏向攻克未知的称创新性人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继承性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合作来实现的,其中继承性人才代表人才的宽度,而创新性人才代表人才的高度。从宽度和高度看,继承性人才就是一般人才,而创新性人才就是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且人才的创新度越大,其杰出程度就越高。
(二)继承性人才和创新性人才衡量标准的不同
继承性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个体对已知继承度的不同,其表现有两方面,一是继承的数量,也就是说谁继承的越多谁就处在该人才的高层;二是继承的质量,谁继承的越精谁就处在该人才的高层。继承性人才的层次高低随着继承的数量和质量的总体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同理,创新性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个体创新度的不同,其表现也有两方面,一是创新的数量,也就是说谁的创新越多谁就处在该人才的高层;二是创新的质量,谁的创新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谁就处在该人才的高层。创新性人才的层次高低随着创新的数量和质量总体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四、从继承性选人、用人标准的缺陷角度解读“钱学森之问”
(一)过份看重继承
过份看重继承,使创新成为体制的偶然,杰出人才少则是体制的必然。理想的学习方式是以继承为主,以创新为辅,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而继承性选人、用人标准放大了继承的份额,使继承成了选人、用人考试的全部,创新的成份被体制所忽视,创新成为体制的偶然。在这种体制下,人们受继承体制的“绑架”,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无休止、无意义的极致继承上,每个学生没有精力去理会不在考试范围的创新,使创新排除在体制之外,杰出的创新人才少是自然的事。
(二)人才结构极不合理
杰出人才少是不合理人才结构的必然。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法则”,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继承性人才的比例是0.618,创新性的人才的比例是0.382,这样的人才分配,社会才最有活力。但在继承性选人、用人标准下,继承性人才严重超标,是体制的必然,而创新性人才就成为体制的偶然,缺少杰出人才则是不合理人才结构的必然。
(三)割裂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三种学习方式
割裂了三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生成,杰出人才少是缺乏学习方式的必然。基本的学习方式有三种,一是知识型学习,二是技能性学习,三是创新型学习,前两种是继承型学习,后一种是创新性学习。而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是继承性学习,缺少体制下的创新性学习,且三者被人为割裂,相互独立,如基础教育是典型的知识型学习,学生只学会了部分生活技能,没有任何专业技能;而高等教育偏向专业技能的学习;研究生教育虽然表面是创新学习,但其主基调还是继承为主,创新为辅。总之,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创新性学习严重偏离于学习体制之外。人的学习应是三者的融合才利于学生的成长,应从小学开始就实现三种学习方式的融合,才是完美的教育,而现行以继承为主且割裂式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成为口号,成为可望不可及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体制和技术层面的原因。割裂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每个学生很难成为“完美”的学习者,杰出人才缺乏是必然。
五、创新性选人、用人制度的优势
“钱学森之问”的根源已经找到,就不难找到破解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创新性的选人、用人制度取代继承性的选人、用人制度。所谓创新性的选人、用人制度:在选人、用人中,要以参与者的创新度为衡量标准,根据他们的创新度的高低不同选人和用人,创新度越高,参与者的层次就越高,反之则小。创新性选人、用人制度有以下优势:
(一)改变了选人、用人的导向
什么样的选人、用人标准就会出什么样的人才,在继承性的选人、用人标准下培养出的多是继承性的一般人才,创新人才处在体制之外。而创新性选人、用人标准培养出的多是创新性的杰出人才,创新性人才是体制的必然,创新人才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它为杰出人才的出现铺平了道路,杰出人才的出现成为体制的必然,国家的科技水平将大大提高。
(二)实现了创新与继承的统一
创新离不开继承,要以继承为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不管什么创新,要在某一领域实现创新就得了解该领域的过去,没有这些内容,创新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凡创新者都要实现对过去的继承,创新一定是在继承下的创新,创新性选人、用人标准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三)减少了继承的盲目性,增加了继承的针对性
一个人未来要从事的社会实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现在所学一定能满足未来社会实践的需要。以学校学习内容的确定性来应对一个人未来实践的不确定性,自然可推知现行学校学习的盲目性,从而造成知识的闲置与短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人只能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继承与创新,在创新性选人、用人标准下,人要从事某项创新工作,就要进行和该创新有关的继承,和该创新无关的继承就会排除在外,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减少了盲目学习,增加了继承的效率。
(四)有利于杰出人才的产生
创新性的选人、用人标准取代继承性选人、用人标准后,高考的职能是一场革命,它除能满足用创新度测试的方式完成学生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外,选出杰出人才是高考的主要职能,高分低能问题将不再存在,凡在创新度测试中优秀的人员将成为杰出人才或杰出人才的候选人,这就大大提高了杰出人才的产出率。
(五)真正实现三种学习方式的融合
前面已经提出,从技术层面看,人为割裂知识型学习、技能型学习和创新型学习是教育不能真正实现的根源。而在创新性选人、用人标准下,没有三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就无法真正实现创新,它从体制上保证了三种方式的真正融合,是完美的核心素养教育的方式。
六、创新性选人制度下高考改革方向的理论预测
改革方向有两种,一是渐进式改革,就是逐渐增加高考中创新的成份。二是革命式改革,就是用创新性选人制度取代继承性选人制度,笔者支持后者,下面是革命式高考改革的理论预测。
(一)大学改制,进行重新分类
改制后大学分两类,一类是创新型大学,这类大学的学生将来以科研、创业、发明、创造为主,一般不从事继承性的工作,它主要生产新技术、新理论、新产品等,这类大学毕业考核以创新为主,以继承为辅。另一类为技术型大学,学生以继承和学技能为主,类似现在的大学职能。这类大学的学生将来以就业为主,从事继承性的技术工作,这类大学的毕业考核以继承为主,创新为辅。
(二)高中的会考制度
改制后,高中学习内容将分成两部分,一是继承性课程,二是创新性课程。其中继承性课程占两年,两年结束后以会考的方式结束,凡在会考中合格的学生继承性课程毕业并取得高考资格,高考时不再考核会考内容。
(三)高中的高考制度
高中的第三年为学生开设创新课程,参加高考的学生从高中第三年起开始报名,学生报名时按以下分类报专业, 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 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军事学13.艺术类,高考时按上述专业出题。
高考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学生创新度心理学测试,学生闭卷完成测试,根据分数高低区分哪部分学生更适合创新,哪部分更适合继承。二是国家在高三学年前根据学生所报专业下发与高中学生相适合的高考试题,高考试题都是相关专业的一些理论性、技能性、新产品型的科研课题,试题都须创新解决,没有现成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一年的时间选取试题中的一项或多项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后完成研究报告,用于参评,国家根据学生研究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三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自拟的和报考专业相关的一项或多项创新性科研课题,最后形成研究报告,用于参评,国家根据学生的研究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考试的三部分各占合适的分值,三部分的总分做为学生的高考分数,大学按高考分数划线录取,分数高的进创新型大学,分数低的进技术型大学。这样的高考其实是科研成果的大比拼,它除能完成录取学生的目的外,还会在高考结束后出现一大批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专利等,高分低能不复存在。
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改革的预测
用创新性的高考取代继承性的高考后,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将会有大的改变,应实现继承性课程和创新性课程的融合,其中继承性课程也应是会考制度,会考合格则完成继承性课程的学习。创新性课程一部分融于继承性课程之中,一部分独立于继承性课程之外,义务教育应实行弹性学制。
总之,继承性的选人、用人标准下的高考是问题教育的根源,用创新性的选人、用人制度下的高考取代现行高考是教育改革的最终方向,它的实行必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及我国科技水平的大提高,它将成为一场教育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