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开始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甚至已经开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主要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阐述了各高校应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未来商业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新兴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商产业链的递增式发展,为物流行业、多种支付方式与服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升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各高校应针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
一、“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的新特点
(一)传统企业走向电子商务时代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代。而传统企业也逐渐开始向电子商务领域迈进。以往的传统企业与零售商也开始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销售,并逐渐开始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主导力量。现阶段,传统商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分界线已经越来越不清晰,因此可以断定电子商务是未来传统企业的必然转型之路。而电子商务大多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商品的营销,通过扩展营销渠道与提供高质量服务来获取企业的收益,这种情况下,对人才的网络运营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要求就较高,因此,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往往是要具有多种学科的交叉能力与复合型技能。也就是说,传统企业在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时所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往往是要同时具备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与平台运营能力的人才。
(二)农村电子商务逐步走向成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趋于饱和状态,特别是在那些大中型城市的电商企业,其发展速度已经逐渐出现了下降的苗头。因此,像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等典型电商,已经逐渐开始进军农村市场,开始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如京东便利店等逐渐深入农村,阿里发展村淘,这些现象都表明主流电商企业开始抢占农村市场。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电子商务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通过电商渠道来进行营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农产品的交易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间的买卖环节,为农民经济收益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体现在要同时具有开发农产品与电子商务能力。各高校在针对地域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时,应重视这一需求。
(三)跨境电子商务逐渐兴起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级市场也逐渐开始繁荣起来,衍生出了一大批对品牌品质要求较高且支付能力较强的消费群体。这种情况下,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渠道,也成为各个电商的重点争夺领域。阿里、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与亚马逊等大型电商企业都开始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各个地方也出台各项政策扶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保税区给予大力的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因此,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也逐渐成为新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而跨境电子商务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还要求其能够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并能够熟练操作境外电商经营。
(四)物流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物流行业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物流行业的发展远远不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因此物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各大电商也开始涉足物流行业,物流业的发展受电商企业高度重视。这是由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直接决定了电商行业在未来的市场影响力。因此,各高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时,还应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便通过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来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部分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没有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创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师团队也逐渐年轻化,其中部分教师不仅缺乏工作经验,还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并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电子商业专业知识来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转。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应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时,应重视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以便为人才培养制定具体措施指明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应重视对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情况的掌握,并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等,来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并进一步分析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查漏补缺,实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各高校重视对学生在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理论等方面的培养,并加大对其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运营能力的培养力度,确保学生能够既掌握电子商务原理,又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法律知识,以便为从事电子商务应用、开发与管理工作奠定能力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加强对专业课程的优化
各高校还应重视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以便夯实学生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加强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整合力度,以便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接受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实现商学院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重点突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这就需要各高校能够对电子商务主干课程进行精品化与聚焦化,通过不断的打破与整合来对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便形成全新的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在原有的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与信息技术以及物流电子商务等课程中去掉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同时,加入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以便顺应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三)构建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
各高校还应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在工作岗位上,满足商务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设置时,应重点突出实用性与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并重点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校方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初步了解专业。这就要求学校针对一年级的电子商务学生,为其组织一些参观电子商务企业的活动,以便让学生能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未来就业情况、职业特征与岗位能力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解,并调动其学习兴趣与职业认同感,以便学生能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与目的等进行初步了解。(2)实践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来尽量真实地模拟电子商务经营活动等,以便锻炼学生在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等方面的基本功。(3)借助岗位实践。这就要求学校针对进入第三学年的学生进行岗位实践,即组织他们参与电子商务企业的精英活动,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所需专业知识,以便对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进行查漏补缺,更好地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而在最后一个学年,学校还应将就业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为学生安排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实习工作中,以便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等来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的。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各高校还应加强对双师型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便为“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这就要求各高校做到以下几点:(1)在招聘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时,应重点对其是否具备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能力进行考查,并积极引进具有互联网应用技能的人才作为师资队伍的储备力量。(2)应针对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培训,以确保其具备应有的专业水准,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同时,还应鼓励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提升互联网的应用分析能力。(3)在校企合作中,还应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供一些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的实践机会,通过教师到企业中的挂岗实践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准。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专家等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等,以便向学生展现企业中电子商务运营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要求等,来帮助学生正确地制订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等,为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一阶段,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势头空前高涨,这就为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须校方的改进与创新,以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