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的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改革

发布时间:2018-08-09

  我国的大众传媒,在经历了传统媒介、新媒体、全媒体三个时代后,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对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将当前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思维方式应用于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改革,从思政课教学供给重复、产能过剩、低端供给、无效供给现象和思政课教学供需失衡入手,协调思政课教学“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解决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缺乏的问题。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形式三个方面探索“融媒体”背景下进行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法与对策。

  一、“融媒体”与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

  (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大众传媒媒介形态,经历了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的历史变迁。在2000年以前,公众接触的媒介渠道还以传统纸媒为主,当时的人们获取信息主要依靠报纸、广播和电视。2000年博客在中国开始盛行,是现在看来最早的“新媒体”形态。在此之后的“开心网”“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迅速交替流行,使大众传媒进入了“新媒体”黄金时代。同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媒介形式也并未退出人们的视野,而是和“新媒体”各行其道,平分秋色,形成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和谐并存的“全媒体”新时期。此后,大众传媒形态不仅向多远领域发展,而且相互融合,人们对媒介的使用也是集“多、杂、全”为一体,多渠道获取信息。大多数人既使用移动互联网,刷微博、看朋友圈、订阅公众号,也不排斥报纸、电视这些传统媒介。2014年12月底,《光明日报》发文建议,以“融媒体”代替“全媒体”,标志着我国的大众传媒发展进入了“融媒体”时代。

  (二)“融媒体”时代的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在培训学校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还曾经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融媒体”这一新兴事物作为现代大学生不容忽视的社交与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已经彻底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而我们要推动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才能更有效地占领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

  伴随着“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一路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虽性格迥异但个性张扬、崇尚自我,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探索欲、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于以往的大学生。因此,即使思政课教师课上有意回避“融媒体”而仅仅局限于书本,学生也会在课下自主地融入各种媒介之中。与其避犹不及,不如主动适应。在学生们“人人融媒”的形势下,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将“融媒体”融入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如果不利用好“融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们就容易被融媒体中的消极、负面内容所影响,被一些有悖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或者有政治意图的西方言论所左右。

  “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无处不在,思想教育无处不在,面对到处是媒体的高度融合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堵,而应该疏。思政课教师应将“融媒体”环境纳入思政课教学中,因势利导,发挥“融媒体”的长处,守住思想政治教育底线。

  二、“融媒体”时代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新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方法和化解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的思路。思政课关系着培训学校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党中央历来重视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在全国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训学校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决定了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的特殊地位,要求思政课教学供给侧必须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和引领力,达到真正的改造学生的思想主观世界的实效性。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1]。这恰恰和目前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现状和改革方向不谋而合。现实中,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没有达到最优配置,“供给重复、产能过剩”“无效供给”和在“融媒体”时代“供需失衡”,供给对需求适应性差等问题表现明显,亟待解决。

  (一)思政课教学的供给重复与产能过剩

  从我国消费品供给结构来看,长期存在着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过剩,而高品质的消费品却供给不足的现象。在思政课教学领域,也存在非常相似的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思政课教学供给侧层面存在“思政课教学结构重复,产能过剩”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着“培训学校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等现象。

  “思政教学结构重复”体现在我国在校学生从初中起就接触政治课,高中政治是目前高中结业会考的科目,大学更是要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当然,如果从初中政治一直贯穿到大学思政课教学能够在讲授内容、授课形式、理论深度等方面有所衔接,不同阶段又有不同阶段的显著特征而区别化明显,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思政课学习递进化状态。但是,目前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从中学到大学其实存在很多重复的地方。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时学文科的学生所学的政治课知识,甚至完全可以应付于大学思政课考试不挂科。这是因为从中学到大学,思政课内容存在内容重复、形式相似的问题,甚至一些十几、二十年前的案例反复出现在高中政治和大学思政课课本当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低端、重复供给。一些内容的反复出现,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大大减弱,学生不感兴趣,就极大程度削弱了学生们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使学生觉得毫无新鲜感,这就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随之出现的就是思政课教室缺勤严重现象。教师的认真授课与学生的茫然聆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更不用说从主观能动性上产生兴趣。从这个角度说,目前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存在无效供给的情况,也造成了思政课产能过剩问题。

  (二)思政课教学“供需失衡”

  思政课教学“供需失衡”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这严重影响了思政课育人效果。长期以来,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给人以形式刻板、气氛沉闷,学生们没精打采,教师长篇大论的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现今“融媒体”时代,各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纸质媒体上承载的各类信息融于一个刚刚成年的大学生的头脑中,大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类最新的消息,看到听到各种观点和评论,产生各种见解、疑惑或问题,甚至有些见解、观点、问题是和思政课课堂讲授截然相左的,学生们自然期待思政课对这些观点和问题有所关切。如果思政课完全忽视这些需求侧的需求,不看问题和需求, 只谈理论和道理,思政课供给效果就大打折扣。这样讲授思政课的培训学校高校其实并不在少数。

  另外,我国思政课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自身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其中就包括“改革创新的手段不多”“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力度不够”的问题[2]。这在当前“融媒体”信息环境下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大多数培训学校高校目前不能做到有效整合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结合方式和结合点,现实中大量存在思政课和专业课两张皮的现象。

  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主阵地,可以说从来不缺乏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思政课缺乏的是一种有“亲和力”和“时代感”而又“接地气”的、被学生所接受和热爱的话语、交流与授课方式。也就是说,较之内容的匮乏,形式上的供给不足更为明显。一般来讲,话语方式主要有灌输宣讲式、聊天交流式和内心独白式三种。就前两种而言,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官方话语方式与民间话语方式或者理性话语方式与感性话语方式。灌输宣讲话语方式也是官方话语方式、理性话语方式,具有沉稳庄重的特点,直接进行理论传输,话语途径往往采取最正式的课堂、讲堂、主流官方媒体等途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方式就是这种灌输宣讲式的,教师在课堂上以一种很严肃、很正式的方式传授已经形成定论的、成熟的理论,这种宣讲方式十分依赖理论本身的权威性。聊天交流式话语方式也就是民间话语方式、感性话语方式。随着“融媒体”的发展而具有越来越大的空间和冲击力,这种话语方式因为更加照顾到个体的体验和感受,简单易参与,传播方式也更加“接地气”而被大众迅速接受,其认同度从当今自媒体的盛行就可见一斑,也受到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主要使用人群的大学生和年轻人的喜爱。而这种聊天交流式民间话语方式正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方式供给上所缺乏的。

  (三)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受到挑战

  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也是“融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必然要求。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谈到“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时提到,“培训学校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在随后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全国调研中,陈宝生提到,思政课“配方要先进”“工艺要精湛”“包装要时尚”,这是对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具体要求。近些年,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中缺乏“亲和力”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所谓“亲和力”,是指个人、组织或者言论、思想在人群心理上具有较少的距离感,使群体乐于接受、主动接受,进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思政课的亲和力,是指思政课在学生群体中主动接受度高,学生发自内心喜欢并愿意亲近思政课,并且认同思政课所传授的理论、思想并愿意将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想要在“融媒体”环境下,在大学生并不缺乏信息获取渠道、思政课堂和教师不再具有信息垄断性的今天,真正达到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目标,就要在“提供什么样的思政课”这一问题上下功夫,从“需求侧”的学生愿意接受、乐于上怎样的思政课入手,提供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做到既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而使思政课变了味,又使学生真心喜欢、真心愿意来到课堂。所以,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角度,必须进行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

  (四)思政课“供给侧”与“需求侧”主体情感疏离、缺乏共情

  思政课教学“供给侧”主体主要是思政课教师,而“需求侧”主体自然是大学生。现实中,思政课教师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思政课往往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师生配比基数一般都比较大,所以,思政课往往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即四到六个自然班合成一个一两百甚至更多人的大班,一起上思政课,这就导致思政课在师生关系和情感互动上区别于小班教学的专业课。一个思政课教师不可能一个学期密切联系和关注几百个学生,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近乎失联的情况成为常态,除了课堂上的你讲我听,课下和课后几乎行同路人。理论传授的“高冷”加上现实中师生课下主动或者被动的失联,思政课教师既难以掌握学生的需求,也没有办法及时对“融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的各路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指导。而作为“需求侧”的学生大多是20岁上下的大学生,理性思维并不成熟,大多比较感性化。在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过因为喜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的经历。当前接受思政课教育的大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政课教师缺乏亲近感,这种距离感直接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的接受和认同。“供给侧”主体的教师和“需求侧”主体的学生的情感疏离、缺乏共情的现状,使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综上四点,进行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必须的。培训学校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应在思政课教学上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进行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

  三、“融媒体”背景下进行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方法与对策

  供给的质量越好就越受需求者欢迎,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般原理。在思政课改革中,提高供给水平,要从提升供给主体素质、提高供给内容质量和加强供给的形式多样化几个方面入手。

  (一)供给主体方面提升供给主体的素质

  2018年1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中教育部部长助理刘大为说,2018年教育部实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与职责。加强思政课供给质量,应当从建立和培育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入手,提高教师素质、责任和担当。思政课教师有别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政治素质是其首要的素质,思政课的极强的政治性和其“思想育人”的属性要求其主讲讲师要对其讲授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要“真热爱”,而不能是自己本身就将信将疑、模棱两可,更不能仅将其当成是一份例行公事的工作,讲讲就算了,讲完即完成任务。这除了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外,还要加强其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复旦大学思政课教师陈果的讲课视频近几年一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她在课上的很多话语温暖人心、充满正能量,复旦大学的学生评价她是一位“能够给学生思想启迪、慰藉心灵”的教师。陈果老师说,“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当下的困惑、问题、快乐和悲伤,创造一个能够打开学生心扉的思政课”。

  “融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不仅仅包括师德素养、业务素质,还包括媒介素质。提高“融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媒介素质,首先要提升教师“融媒体”使用的能力。有些思政课教师只把精力放在课本上的理论教学和科研上,对数字化智能通讯手段的使用持排斥的态度,认为只要掌握基本的联络功能即可,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诸如微博上的热搜内容、公众号广为转载的热门文章、移动互联网上的热门新闻、学生们爱用的热门软件、APP的使用以及其他学生们在“融媒体”环境中热衷的内容。要知道,思政课课堂理论传授仅仅起到让学生了解的作用,真正的让学生对思政课传播的内容认同,需要从学生的课下“融媒体”体验上下功夫。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中的真实体验,知道学生对哪些信息是相信的,对哪些是怀疑的,对哪些是具有疑惑的,对哪些是情感上认同的或是情感上不愿接受的,才能利用思政课这一主阵地,有的放矢,将所讲授的理论联系实际,去解答学生每天在“融媒体”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回应学生在“融媒体”中的关切所在。而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师对课本和理论的烂熟于心是不够的,还要提升和加强教师的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和“融媒体”使用能力。可以断言,未来思政课教师的“融媒体”使用能力,就像法学教师的法律检索能力一样,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教学工具性的能力。

  (二)供给内容方面加强思政课内容结构调整

  在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内容。在思政课教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也是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1.盘活思政课教学“存量”,避免重复供给。所谓“存量”,就是先不考虑增加或减少新的内容、手段的情况下,改革思政课中现有部分。“盘活存量”首先就是要整合中学到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大量的重复部分,要“盘活”这部分内容,就要在理论深度上大下功夫。比如,高中政治和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块,如果仅从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12个词来看,这部分是重复的。但是,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随着全面融入“全媒体”新时代的环境变化,其认知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同样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可以讲授的理论深度以及内涵是不一样的,可以举的具体案例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思政课教学领域的“盘活存量”,避免重复供给。“盘活存量”还应当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首先要注重一个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政治课和思政课的衔接。中学和大学思政课教材中的重复的部分除非承接的必要,简单介绍或者一带而过即可,要减少重复,突出内容,案例在深度、广度、角度上的区别。其次,思政课教材的编写还应当考虑到“融媒体”环境下现代大学生的“微+图”的阅读方式。大学生每天沉浸在各类图文并茂、注重体验的“融媒体”环境中,习惯了微博、微信朋友圈那种简短、碎片化的文字和“有图有真相”的阅读方式,其阅读习惯是摒弃晦涩难懂的大段理论文字式的,而更倾向于直观体验式的。但是,目前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四门课”的全国统一教材,几乎见不到图片,整本都是大段的文字。因此,思政课教材的改革,如果能够将大段的理论文字适度精简化,而增加一些有说服力的图片,不仅对教材使用人群的大学生更有吸引力,而且图片化的教材更能拉近课程和学生的距离,符合“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目前,这项工作教育部已经开始尝试。教育部已全部完成负责的96种“马工程”重点教材的提纲审议,完成书稿91种,其中32种已正式出版。“盘活存量”还应尝试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有效整合。2018年1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从2014年开始进行的在外语学生中双语思政课创新改革,解决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对当代90后大学生国际化有余、本土化不足的现状进行的有益的思政课教育探索。另外,上海一些培训学校高校还开展了思政课与某些专业课结合打造的“思政选修课”。比如上海大学开设的思政课和艺术音乐专业课结合的“时代音画”选修课;华东政法大学开设的思政课和法学课结合的“法治中国”选修课,都是有益的尝试。这些培训学校高校形成了以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3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圈层效应。深挖不同专业课的“思政要素”,探寻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融合是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所应考虑的。

  2.优化思政课教学“增量”,增加新颖的内容和形式。首先,要完成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加强教学内容的供给。“融媒体”环境下,如果思政课仅仅是掌握教材照本宣科,而不关注“融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那么由教学实效检验的供给质量就大打折扣。所以,要在教学中适度增加教材以外的东西,完成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这方面的增量包括从“融媒体”各种传媒形态中,每天数以百万计的案例、事例中甄选适合思政课教学的课堂探讨,适合在校大学生研讨分析的,并且加工进行教学设计,设定问题,进行类似翻转课堂的课堂研讨。这就是从教材到教学的“增量”部分。毕竟,在“融媒体”环境下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仅仅有一本理论深厚甚至有些晦涩枯燥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融媒体”环境下还可以增加微课供给。结合“融媒体”中的热点事件和言论,教师随时随地哪怕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就一个问题录一个简短的微视频,视频中可以有事件、有评述,阐明观点,对学生进行并非长篇大论的大道理灌输,而是三言两语的精准指导,做到形式上学生接受度高,学生愿意且方便观看微课,而且觉得思政课的学习方式“时尚有趣”,紧贴自己的“融媒体”体验习惯,进而会带着兴趣参与进来。其次,应增加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教学模式供给的优化。2018年1月30日的央视《焦点访谈》中再次提到,要想让思政课能够做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达到“传道”的目的,就要在思政课教学方式上进行实践创新。“融媒体”环境下,媒介的多样、技术的发展,使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较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选择的余地和范围也多了。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避免陷入两个极端:一是固守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坚持课堂上只讲授理论,认为“融媒体”作用于大学生就是“信息污染”,完全否定“融媒体”的积极正向作用,弃之不用;二是过度注重形式的使用,忽视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滥用“融媒体”和良莠不分、不加选择的案例教学,使课堂陷入形式上的虚假繁荣,学生高度参与、热热闹闹的背后,背离大纲和思想育人的目的,削弱思政课的政治性。那么,在“融媒体”环境下,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家戴尔在1946年的“经验之塔”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说,学习或者经验的积累,是分为三个层次的,这三个层次好比一个金字塔:第一个层次是最底端基础的,是“做”的层次,包括做、设计和表演;第二个层次居于金字塔中端的,是“观察的经验”,包括观摩师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影视、录音广播等;第三个层次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抽象的经验”,包括视觉符号和语言符号。传统的思政课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进行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抽象经验的传授。我们在课上利用教师的宣讲、说课,宣传一些既定的理论,其实就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进行抽象的经验,即理论的传授。这是金字塔顶端的层次,按照“经验之塔”理论,这个层次是应当建立在已经完成了“做”和“观察”两个层次基础上的。而我们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直接忽略了前两个阶段,不接地气地跃进至“经验之塔”的最高层次,这实际上是缺乏基础的。“融媒体”大大扩展了在思政课上实现第一层次(“做”的层次)的教学和第二层次(“观察”层次)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比如将“融媒体”中热门案例作为剧本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融媒体”环境中“有图有真相”的图片、照片、视频的体验等等,在一二层次充分体验的情况下的理论传授,有铺垫有基础,不会使学生不理解而感觉到纯粹的理论堆砌或者“空中楼阁”,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第三,“融媒体”环境下还应完善考核方式供给的合理化。如前所述,我们要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不仅仅需要改革教材、教学,提高教师的素质,还需要改革思政课的考试方式。我们探讨改变思政课话语方式,在“融媒体”环境下加强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相应的,在考试方式上,就应当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而不单单像过去那样只看结果的“一张考卷定一切”。“过程性评价”的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家斯克利芬于1967年第一次提出的。过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注重目标和过程的结合,而不单单只看结果。思政课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以往的大学生不重视上思政课或者不重视思政课的平时表现,教师也就照本宣科,然后期末背背理论、刷刷习题就可以高分通过,师生“皆大欢喜”,但是思政课实效性并未真正提升、立德树人的目标并未真正达到的局面。“过程性评价”使得师生都会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上下功夫,而思政课这种课程,又恰恰是通过过程育人的课程。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可以多种多样。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在“融媒体”环境下改革思政课过程评价体系是运用了一种助教软件公众号,让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加入公众号中教师预先设定好的班级里,以姓名和学号注册。教师每节课可以通过软件开启签到系统让学生签到,以便考核出勤成绩;教师可以利用软件随机提问,使得学生们不能再有不举手就事不关己的态度;教师可以不定期在课堂上用软件发布结合刚刚进行的教学环节的小测验,让学生用手机答题参与课堂测验;教师还可以课下发布课后作业和小组活动,布置课后学生需要用手机做的作业和小组题目……这些环节都会记入到占总成绩六成以上的平时成绩中,使手机从学生们上思政课“低头的工具”,变成了“抬头的利器”,思政课教师也不再为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还要“和手机抢学生”而绞尽脑汁。无独有偶,2018年1月30日的央视《焦点访谈》中介绍了清华大学也是采取助教软件辅助进行思政课的教学。这种过程考核方式,恰恰利用了学生热衷于“融媒体”的时代特性,使得学生借助助教软件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每个过程,学生们既有新鲜感表示有趣且愿意参与,又能有效的评价每个学生在思政课过程中的表现。当然,助教软件或者助教公众号这种新的要素的引入思政课教学,也是加强思政课教学“增量”部分的供给改革。

  (三)在供给形式方面,加强思政课教学形式和话语体系调整

  如前文所述,当前思政课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缺乏一种“聊天交流式”的、照顾到学生情感体验的“感性的”、民间的话语方式的供给。思政课要想在“亲和力”上赢得学生,就应该从他们喜爱的话语方式上入手,摒弃“有深度的理论传授就要高高在上”的观念,秉持一种包容的心态。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学生在听“死理论”时,没有温度、没有触感、没有质量,这样的课学生不愿意听[3]。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说过,“要和学生保持平视,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政课应当在不削弱其政治性的前提下,在必要的理论宣讲之外,将学生喜爱的“接地气”的民间交流式话语方式引入思政课体验式学习的环节中,达成官方宣讲式话语方式和民间交流式话语方式的教学交融[4]。

  这种传播话语方式的调整,也是与党中央精神亲民传播方式,与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传播方式是一致的。最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运用了“蛮拼的”“点赞”“朋友圈”“世界那么大”等百姓化且在网民中流行的语言,也在一些官方文件中用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感性化的语句,一些官方媒体纷纷刊登,标志着这些流行又亲民的语言方式进入了主流官方和领导人的话语体系。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出现了让老百姓百听不厌的大白话。比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等[5],话语方式“接地气”了,却使其在人民群众中更有说服力了。领导人的这种话语方式的转变,是思政课改革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融媒体”各种媒介广泛融合作用于大学生的今天,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当学习党中央和领导人的这种话语方式,放下理论传授“高大上”的身段,主动包容和吸收民间的传播方式,比如学生喜欢的短视频或者微表达的方式,用一些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做到形式上更有说服力,内容上紧扣主题,不削弱其政治性。学生们只有接受了思政课的表达方式,才更能接受背后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把党的主张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总之,“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丰富了大学生们的认知,又拷问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融于“融媒体”大环境中,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们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让思政课不仅是一堂课,更是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的精神指引,培养出既朝气蓬勃顺应新事物发展的,又有政治底线的,新时代的“中国梦”的缔造者和“中国故事”的讲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