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化”教学是当下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面对视觉文化挑战而进行的有益探索。由于抽象性与具象性相抵牾,要实现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中的抽象理论向视觉文化的具象图像有效转换,必须从思想性、方向性、理论性和规律性四方面全面把握,并作为原则予以坚持。
视觉文化滥觞于现代科技在数字传媒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实社会各领域均已被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所渗透、把握。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通过可见的形象(image)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务的文化形态”[1],视觉图像也因此成为了时下大学生热捧的“日常语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因此,环境对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的挑战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培训学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为提高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因事、因时、因势把握和有效挖掘视觉文化的育人功能尤其重要,其中,“具象化”教学就是当下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然而,由于思政课的理论抽象性与视觉文化的具象性相抵牾,要实现理论的抽象性向图像的具象性的有效转换,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要求
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要解决的是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如何相符合的问题。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开展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基础。思想性也因此成为体现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目的性和超越性本质的必然要求。
在视觉文化出现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以灌输方式进行,评价也仅仅是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的窘境。传统教学没能解决知情意行相统一的问题,更没有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视觉文化以“渴望行动(与冥思相反)、追求新奇,欲求感觉刺激”[3]为本质,看似与以知识、冥思、感悟为特点的思想教育格格不入,而事实上,它却在情意行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主体建构性特点。视觉文化的图像魅力和强大吸引力为印刷文化所不及。图像能够对眼球产生巨大冲击力,并先于文字被有意无意地关注和吸引,使思想教育由枯燥变为生动。图像还能够表达文字不能表达、表达不清或者表达不完整的情感和意志等感觉性内容。图像在艺术审美方面也是活力非凡,彰显着情感光芒,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更能够使人以他者的“镜像”为标准反观自身,在“代入式”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视觉文化这种集声、光、电、色于一体,具有动态、立体、超越时空性等特点,巧妙的图像设计中所暗藏的意义感元素,其象征、隐喻、暗示等还能够引导人们去找出看不见的思想。可见,视觉文化为思想教育从知识教育向价值教育有利条件,能够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
但是在教学改革中,有一种现象必须警惕。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有的教师凭借图像文化把“原本体现着理性精神的文化正在日益变成一种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的娱乐性文化”[4]。这种唯快感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在心理层面上满足了学生的快感需求,但在学生精神层面上超越性的精神享受却被悬置。所以,教师在制作图像时,不能只重视其艺术性和审美效果,最为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确定的理念、观点,使学生能够在“读图”的快乐中读出思想。否则,“‘读图’将流于肤浅和庸俗,传播也将失去意义”[5]。
二、方向性原则: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功能要求
思政课的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由其导向性功能的发挥而体现出来,任何其他教育都无法替代思政课的这一方向性根本功能。由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在西方世界掌握视觉文化话语优势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如果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而对视觉文化的内容不进行比较,不懂得借鉴和吸收,更不懂得提防渗透和反渗透,那么这样的思政课就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三重叠加的现实社会充满着风险与机遇。大学生不再想维持现状,也不只是想得到一般性满足,而是有着强烈的发展欲望和追求期望。积极创造条件来满足他们这些欲望和期望,正是提高思政课有效性的根本着力点。面临选择的多样性、复杂性、风险性,如何尽可能消除他们在未来发展方面存在的无知状况,在把握好发展方向和规律基础上预测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趋势,进而排除发展风险和干扰,减少发展的曲折,选择有利发展时机和发展因素,是对思政课导向功能的新要求。
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过程。理想信念的确立、丰富和稳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目标来导向的同时,也要作为一个过程来实现。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要讲理想信念的科学性,也要讲理想信念的价值性,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如果说以往“我们就理论讲理论,既体现不出理论认识问题的科学性,又体现不出理论解决问题的价值性”[6],那么,满堂课都充斥着毫无理论性或者是错误言论的视频、图像就更使思政课与其应有的导向性渐行渐远。特别是对于最新出现的一些社会热点案例,有的教师在没有全面了解,且在权威部门没有定性的情况下,以视频等图像方式带入课堂,课堂氛围也许热闹,但结果案例性质出现反转,不仅教师被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茫然不知所终,对培育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威伤害极大。带入课堂的案例即便是没有任何问题,但只是事件呈现,没有正确思考的引入,既没有理论分析,也没有实践指导,只是徒增课堂的热闹,教师的作用由此被自我消解。其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人的发展目标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奋斗目标,既是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也是思政课的目标。这一方面要求思政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出发,确立他们的目标转化层次;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他们的意向和理想引发他们对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并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转化,充分彰显奋斗目标的超越性本质。这个转化工作不是几个视频和几张图像能够解决的,需要教师发挥其话语优势,将感性素材和理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图”和“读文”融为一体,使图像能够成为提升、扩容以追求更完美、更合理的文化形态,而非印刷文化的终结者。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图像,必须与讲课有机结合,使图像服务于讲课内容。其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确保他们实现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一个社会倡导、许可、禁止做的一切事情必须一一明确并规范清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规制人们行为的随意性,否则,社会秩序和人的发展目标就会因随意性的泛滥而混乱不堪。思政教师在课堂将图像呈现给学生之前,必须预测到其效果和反映。比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章节内容时,都会把一些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作为案例,但是在选择图像时,不少老师选择了这个腐败分子在位时、而不是受到审查审判后的图像,这种做法对学生正确行为规范的养成负面影响极大。
三、理论性原则: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特点要求
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底色,抑或说是灵魂,就在于其理论性。其系列课程分别由一整套学科系统的理论体系组成,以概念、观点、结论呈现,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特点明显。照本宣科的讲授固然无法彰显理论的魅力,而“去理论化”的讲授就更是荒谬之极。
互联网辅助教学虽然已经成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但不可能占据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问题的解决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堂教学是根本。”[7]但是,由于视觉文化背景下图像获取的便捷,在追求所谓实效性的幌子下,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课堂上经常出现毫无节制播放视频和碎片化的视频堆砌现象。且不说播放的视频与所讲解的内容有多大的关联,即便关联紧密,也无法替代教师的理论讲解。上思政课,学生上课不带书成为常态,上课记笔记者更是凤毛麟角。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思政教师没有讲解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记录的。大家来上课就是来看一些有趣的事情,与书本似乎毫无关系。教师充当了一个播放员角色,最多可能加上一个课本朗读者、表演者的角色。也许这样的课堂有了到课率,也有了抬头率,甚至有了一浪又一浪的哄堂大笑,但却难以有点头率。思政课成了师生们的乐点,热闹过后,学生更多的是空虚、无聊、颓废。挖掘并借助视觉文化的育人功能,使之在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换的前提是理论性不能式微,更不能丢失。要围绕以“理论的魅力”来实现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以理服人”的目标,恰到好处地安排并运用好图像材料。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这个根本是要围绕“理论魅力”寻求突破和创新。
“理论作为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体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引导性和理想性的价值,它在行为上指向‘引启’‘教化’和‘陶冶’,在目的上指向人的个性发展和精神自由。”[9]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理论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是熔铸着时代精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引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都不是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而是形成于三个基本向度的统一:一是它的历史兼容性,即任何理论都是以往认识史的统一;二是它的时代兼容性,即任何理论都是当代实践的总结;三是它的逻辑展开性,即任何理论都是概念发展的逻辑系统”[10]。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是由浓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巨大的逻辑感构成。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性、概念化的性质决定其与现实存在保持着一定的间距,思政教师的作用是把理论在真理揭示、事理体现和情理言论上的经典案例以图像方式具象出来的同时,要在教师话语优势引导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如讲授、对话、活动等,引发学生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兴致,拓展他们在理论上的视野,以及优化他们在理论上的思维,最终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以讲授改革开放为例,不能停留在图像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上,而要以图说的方式用现代化理论和历史进程揭示其必要性,并以国内外历史人物的评价来佐证,不仅让学生领会改革开放的起源、过程、成就,而且还能够把握隐藏在其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这样一来,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不仅能够“活”起来,而且“立”起来和“实”起来。
四、主体性原则: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规律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界已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能动作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主体的能动性,也即主体性,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关键和集中体现,因为自觉能动性是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1]。毛泽东对人的能动性界定就更具体。他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12]这种自觉能动性其实也就是一种理性,一种理性的思维和理性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决定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理性力量。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因忙碌而无时间和精力进行纸媒阅读和思考,视觉文化中的图像却恰到好处地为人们提供了直观便捷的阅读方式。随着文字越来越被挤占和征服,抽象、理性也越来越被具象、感性所替代,最终演化为当下文化的主要形态——视觉文化。在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中,图像成为文化的主角,而文字却被当作辅助说明图像的配角。与“读文”的沉闷不同的是,“读图”的快感使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以“读图”的方式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和感知世界。“这种视像化使得现代与古代和中世纪判然有别,在那时,世界被理解为一部书。”[13]现今图像叙事已经取代了这本书。世界已经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前所未有地被“去蔽”,世界正在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了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均为90后新生代,他们中绝大多数从小就被图像所把握。进入大学后,他们差不多已是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其思维和行为已呈现网络特征,表现在对感官刺激图像的狂热追求,而对理性思考的文字的异常冷漠,有的甚至极度厌恶。思政课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的网络特点之间如何有效契入使思政课生发新的活力,“具象化”教学已成为有益探索。
“具象化”教学本质上就内涵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它要求思政教师需要在两方面积极推进: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视觉文化素养必须提升。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4]教师要积极主动接受视觉文化,不仅要懂得欣赏,而且还要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图像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视觉文化有着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其包涵思想和情感的林林总总的图像可以明快地得到机智而有效表达。抽象的内容经由视觉图像具象出来,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和认同,这首先要求教师能够正确解读海量的图像资料,并能够筛选、制作出符合大学生特点要求的图像用于教学。这些用于教学的图像一定是能够让学生透过图像引发思考和讨论,最终被领会和把握其隐喻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图像,而不只是一味被消费的图像。另一方面,由于源于生活的视觉文化能够非常恰当地嵌入生活的微时间,教师要创新思维,探索出有效办法,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这样,课堂线上线下的教学得到有效延伸,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表达情感和意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这其实也为培育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要善于运用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所要求的某个具体内容制作图像,进行解说,还可以再进行评比。如在讲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图像视角呈现近代以来各政治势力探索失败的史实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指导学生去寻找各种鲜活的档案资料,来还原各阶层是如何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史实,让学生仿佛亲临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在心灵上得到洗礼。
思想性、方向性、理论性和主体性分别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的遵循而生发的原则,不是继时性而是共时性的坚持,才能确保培训学校高校思政课具象化教学产生实效性。